top of page

雪山隧道工程施工湧水與鄰近地表、地下水及翡翠水庫進流變異之關聯

2005

翡翠水庫高層.jpg
翡翠水庫測站.jpg

水位站:翡翠,S2:金瓜溪,S3:(魚逮)魚溪,S4:坪林,S5:乾溝
雨量站:翡翠,R2:九芎根,R3:碧湖,R4:太平,R5:坪林,R6:十三股,R7:乾溝

 

前言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簡稱國工局)負責推動之北宜高速公路,車行路線向東越過北勢溪之後即以12.9公里之雪山隧道貫穿雪山山脈,直達台灣東岸頭城鎮金面里。但雪山隧道於進行開挖工程時遭遇大量湧水問題,除了帶來工程施工上的嚴峻挑戰,更由於近一、二年來的乾旱問題,使一般大眾將此湧水問題與翡翠水庫進帳減少進一步聯想,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基本的水文氣象數據收集與分析,建立水收支平衡模式進一步分析雪山隧道的湧水與水庫之地表、地下水進流量的變異相關性,以釐清此一疑慮之合理性與爭議。

結論

1.由水文氣象因素所分析的結果得知,造成2002、2003年乾旱之主要成因是由於枯水期降水量明顯偏低。在歷史乾旱年中,豐枯水期的降雨日數並無明顯的差異,但2002、2003年枯水期降雨強度明顯偏低,而偏低的降雨量導致大部分的降水入滲至土壤或蒸發至大氣中,使得地表逕流不易產生。
2.利用GWLF水平衡模式及簡單的基流分離結果可發現,在乾旱年地下水出流量佔總入流量之比重較往年要高,這主要是由於降雨強度較低,直接逕流量較少所導致。
3.由目前所收集到的西口湧水資料分析結果顯示,西口日湧水量大部分時間皆不超過水庫入流量之4%,而長期平均湧水量只佔水庫入流量之1.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