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配合桃園地區人工埤池結合滯洪與自然淨化功能對水資源輔助之調查評估與模式分析研究

2005

埤池系統圖.jpg

桃園地區埤池系統圖

前言

台灣過去乾旱事件多發生於氣象乾旱,而近幾年的乾旱事件則多發生於豐水期。本研究以北台灣石門水庫供水區域為範圍,針對需水窘迫的桃園地區進行探討,期望利用現有為數可觀的人工埤池,透過調查評估與模式模擬分析,來探求對未來水資源輔助的可行性。藉由探討利用人工埤池成為滯洪空間,並引入水質自然淨化機制,研究分析其中所包括的滯洪防災、水文調節、水質淨化成效,以及水資源運用輔助等特性,使之能成為既符合水資源調配運用、又兼具防災與促進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等功能的多重標的埤塘。

結論

1.水文水理分析模式包括埤池集水區流量推估,滯洪引流水理分析模式,及滯洪埤池之水文調節與補注分析模式,本研究先蒐集相關文獻,並擬定人工埤池之滯洪標的及現地勘選埤塘,並參考桃園地區埤塘之操作及水源運作方式,以進行各模式之建立。
2.水質分析模式分析以系統動力分析為主要架構建立水質淨化評估模式,以單一物種為考量建立水質淨化評估模式,搭配所蒐集之水質調查數據檢定驗證模式之可行性,以了解自然淨化功能對人工埤池之貯留水質之影響,提供作為水資源輔助效益分析之參考。
3.本研究以 2-15 號池進行自然淨化之模擬分析,目前 2-15 號池污染嚴重,而由模擬分析可以得知, 2-15 號埤塘利用礫間接觸自然淨化工法之後水質淨化效率,埤塘內懸浮固體物濃度及 BOD 濃度之去除均有不錯的成效。完成淨化之後之 2-15 號池,相當於新增一優於灌溉水質、有 26.8 萬立方公尺之蓄水量。

參考文獻

1.桃園農田水利會,桃園縣水質調查分析暨規劃探討防治方法九十一年度成果報告, 2002 。
2.童慶斌,永續流域管理講義, 2003 。
3.李明益,河川流域水管理系統動力學模式之發展與建立, 2001 。
4.王如意、易任,應用水文學, 1982 。
5.MUSIC Development Team CRC for Catchment Hydrology,2005 , music user guide, 129pp.
6.Ventana systems, Inc., Vensim PLE User’s Guide, 1999.

bottom of page